人工繁育第八代黑叶猴幼崽存活,专家:健康没

摘 要

  在广西梧州市园林动植物研究所(梧州市黑叶猴保护研究中心)(简称黑叶猴保护研究中心),一只在4月15日出生的黑叶猴幼崽由黑叶猴母亲自然育幼并成功存活,如今已超过两 在广西梧

在广西梧州市园林动植物研究所(梧州市黑叶猴保护研究中心)(简称黑叶猴保护研究中心),一只在4月15日出生的黑叶猴幼崽由黑叶猴母亲自然育幼并成功存活,如今已超过两

在广西梧州市园林动植物研究所(梧州市黑叶猴保护研究中心)(简称黑叶猴保护研究中心),一只在4月15日出生的黑叶猴幼崽由黑叶猴母亲自然育幼并成功存活,如今已超过两个半月大。据新华社报道,它的存活标志着黑叶猴人工繁育已经达到第八代。

这是7月5日在广西梧州市园林动植物研究所拍摄的黑叶猴幼崽(前)。 本文图片均来自新华社

7月7日下午,梧州市园林动植物研究所(梧州市黑叶猴保护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毅峰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这只黑叶猴幼崽出生时,与次日(4月16日)出生的第五代黑叶猴身体相比稍显虚弱,存在抓握力不足的问题。但由于黑叶猴母亲的奶水充足,为该只幼崽提供了良好的营养环境。经过两个多月的恢复,目前第八代黑叶猴没有明显的健康问题,只是体型偏瘦。

这是7月5日在广西梧州市园林动植物研究所拍摄的黑叶猴幼崽(右)。

李毅峰介绍,人工饲养繁育的黑叶猴代数是根据其母亲的代数所确定。这只黑叶猴幼崽的母亲是第七代黑叶猴,因此该只幼崽被确定为第八代黑叶猴。
公开资料显示,黑叶猴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被列为《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I和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的“濒危”等级,主要分布在我国广西、贵州、重庆等地,野外种群稀少,面临绝灭风险。

这是7月5日在广西梧州市园林动植物研究所拍摄的黑叶猴幼崽(前)。

李毅峰称,黑叶猴自然育幼的成功率较高,而全人工育幼存在一些技术难点没有攻破。他进一步解释,目前,该黑叶猴保护研究中心仍采用90年代“黑叶猴人工饲养繁殖”技术进行繁育。尽管这些年在饲料结构、饲养环境等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总体还没有质的突破。
“目前,我们在积极争取科研立项。例如,我们与广西师范大学在2019年申请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黑叶猴肠道微生物和营养需求的研究’。”李毅峰说。
不过,李毅峰也表示,非必要条件下是不会人工干预黑叶猴繁育,而且要尽可能减少人工干预。“我们主要在人工圈养的情况下,使公猴和母猴自然交配繁育幼崽。只有当母猴或幼崽的身体不健康时,才会采取全人工育幼。”他称,黑叶猴育幼是一段习性和本能传承的过程,如果干预过度,黑叶猴幼崽成年后可能无法独立育幼。
李毅峰介绍,目前,国内黑叶猴总数约2200只,圈养约430只;黑叶猴研究中心共有70多只黑叶猴,是国内圈养黑叶猴数量最多的研究机构。
何时能将黑叶猴放归自然?李毅峰表示,暂不能给出答案。他解释,尽管对于动物保护的最终目的是将动物放归自然,但由于黑叶猴栖息地破碎化、孤岛化等诸多问题,依然制约着黑叶猴的野外生存。
澎湃新闻注意到,黑叶猴有放归自然的先例。澎湃新闻此前报道,2017年11月6日上午,5只人工繁育的黑叶猴在广西南宁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放归山林。这是全球首次野化放归人工繁育的黑叶猴,也是我国第一次野化放归人工繁育的灵长类动物。(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qyangluo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